康幸君总结了一些小伙伴们经常会遇到的误区和疑问。 这次内容虽然有点多,但是我们很可能就因此省下很多的保费、避开很多的坑。 康幸君只想说,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连你的具体情况都不清楚,随随便便就给你推荐产品,这是对你的不负责。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呢? 在之前谈家庭保险怎么买的时候(一文读懂家庭成员保险该怎么买),康幸君也说过“定位→分析→搭配”这三个步骤。 我们的“定位”是开头。如果开头就错了,后面就麻烦了。 因此正确的做法要优先定位好家庭成员,每个成员按年收入的高低分为:经济支柱、次经济支柱、非经济支柱。 简单来说,谁赚钱最多,谁就对于家庭的责任越大。 因为经济支柱出事的话,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经济支柱的保障必须是优先要做足的,所谓做足就是我们的保额一定要高。 如果重疾只买个十万左右,万一真用到保险,那一点作用都没有了。(多少保额才是合适?) 因此经济支柱的个人预算也是最多的,然后再到次支柱,以及非支柱等等。 比如先生是经济支柱,太太是次经济支柱,孩子是非经济支柱。 在有限预算的情况下,我们要优先把先生的保险做高做足,其次是太太的。 两个大人的保险都确定好之后,剩下的才是孩子。 而不是一开始大人的保险都没买,就直接考虑孩子的保险怎么买。 另外我们还要清楚一点,孩子的保险不是不考虑,而是要根据剩下的预算,灵活地去考虑。 因为孩子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去补保险,而大人这一两年如果没去做够做足的话,就有可能由于健康的原因或者年龄大保费过高,到时候就没办法再去补了。 所以大人投保比孩子更为迫切。 如果剩下给孩子的预算不够,那我们就先做一些定期的产品给孩子,尽量把保额做高,避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一千块钱解决孩子的保险) 如果剩下的预算充足,那么当然可以给孩子考虑终身型的产品。 ☆那经济支柱的个人预算占总预算多少才合理呢? 个人预算占比多少,是和我们家庭总预算多少有关系的。 一般总预算大概在1.5万左右的家庭,我们经济支柱的预算占比大概在一半以上。 如果总预算大概在4-5万左右,基本上每个家庭成员的保险都能做够做足了,这时候经济支柱的个人预算占比不会很高。
其实无非就三种:身故、疾病、意外。(这样搭配保障最全面) 身故风险是有家庭责任的人必须去考虑的一点。 因为身故之后,就没有人赚钱养家了,会对家庭的收入造成极大的打击,所以需要留一笔钱给家人,让家人的生活不会一下子变得太差。 疾病风险很多人担心的是医疗费用,就是患了重疾要多少多少钱。 但是除了医疗费用支出之外,我们患上重疾的人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也就意味着在治疗的期间他的收入也是没有的,所以还会有一个收入的损失。 比如一个人年收入10万,由于重疾2年,花了20万。 那么他的实际损失应该是40万,也就是医疗费用20万的支出加上2年没工作的收入损失20万。 意外风险主要分为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 而且保险中的意外必须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比如: ①“意外险当寿险用” 很多人经常会把意外险买很高,觉得寿险就可以不需要了。 但实际上意外导致的身故,只是百分之三都不到。 简单来说绝大部分的身故是没有办法用意外险来保障的,因此身故风险必须拿寿险来保障。 ②“感冒发烧的保障比重疾保障重要” 疾病风险其实分很多种,像感冒发烧这样的门诊是一种,花个几千块治好的小病又是一种,还有几万几十万的那种大病,但是又没到重疾那么严重的也是一种。 实际上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往往花费几万几十万的大病和重疾,才是最大的风险和负担。尤其是年收入十几万的家庭,往往就会因病而致贫。 感冒发烧的门诊报销或者几千块能治好的小病,是没必要通过商业保险来保障的。 因为它们基本不会影响我们的家庭经济,而且你就算去买这样的保险,它的保费有可能比你一年门诊花的钱还要多。 所以这些情况根本不需要商业保险补充,我们的医保会比商业保险更有作用。 ③“有理财又有重疾的保险才好” “以小博大”是保险的价值体现,你不能说我们年收入十几万,一年就花个七八千去买理财险,然后再附加个重疾,保额才十万。 那我们花钱买这个保险干什么呢? 这十万的保额我们拿不出钱来吗?而且这真的有重疾了,这十万块够用吗? 因此这样的保险买来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花的钱多但是赔的钱少。 选择保险的正确姿势是怎么样的? 因为孩子的家庭责任不明显,而且银保监也有规定,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10岁前是不能超过20万的,18岁前是不能超过50万的。 所以孩子的风险主要也就是两个:疾病和意外。 疾病风险的话,就像我们刚刚说的。 像感冒发烧这些门诊或者几千块搞定的小病,医保会比商业保险更有作用。 但是像一些用到几万几十万的大病或者重疾,这些就必须要用商业保险来补充了。 像几万几十万的大病,这些疾病住院花费的钱比较多,对于普通家庭会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 因此我们必须要给宝宝买一款百万医疗,免赔额最好是一万的。 市面上当然也有几千块钱免赔额的百万医疗,但是这些百万医疗由于免赔额过低,客户几千块钱就能获赔,使得保险公司很大概率会“赔穿”。因此这样的百万医疗停售的风险会比一万免赔额的高。 重疾的话可以用重疾险来补充,保额的话一般建议在五十万以上。 ☆剩下给孩子的预算不够怎么买50万的保额? 这就需要我们把观念摆正一下了。 不能只看保障时间和公司品牌,因为一般终身型或者大公司的保险价格都会比较贵。 ☆买小公司不怕理赔慢吗?不怕破产吗? 其实品牌的大小不会对我们理赔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公司产品最好?)。 另外保险公司破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保险公司能破产吗?) 而且即使真的倒闭了,保险公司手上的人寿保单也会转给保监同意的保险公司接手,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是没有任何影响。 我们买保险主要的还是解决当下我们的风险问题,如果为了终身、大品牌这些只买了一个十万二十万的重疾险。如果真发生事情了,这个保险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剩下的就是宝宝的意外风险了,这个基本一年几百的少儿意外险可以解决了。 最主要是要有意外医疗的部分,因为宝宝的磕磕碰碰会比较多,而医保对这块报销的比例会比较低。 而且这类少儿意外险都会带有一两万钱的疾病住院报销,免赔额一般都不会很高。 像一些宝宝常见的肺炎、手足口这些小疾病导致的住院基本都能报销。 这就补充了百万医疗不能保,但是又常见高发的医疗费用。
这三种方案都是康幸君根据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做出来的。 第一种情况的孩子方案对于预算不足的家庭非常适合,因为首先外出赚钱的大人保障要优先做足做够。 选择定期重疾就可以把宝宝的保额做高,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去挑选合适的重疾。 对比大人来说,宝宝未来可补充保险的机会更多。 第二种情况的孩子方案是较为长远的打算了,和第一种情况对比来看,是把定期重疾改成单次赔付的终身重疾。 能力允许的话,终身重疾当然越早买越好,后期宝宝长大后只要适当的再加点重疾保额就可以了。 第三种情况的孩子方案,重疾是“多次终身重疾+定期重疾”的搭配,是对比第二种情况更为长远的打算。 因为我们患了重疾后,就很难再买重疾险了,所以做多次赔付就能避免到这样的问题。 而且配合定期重疾,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疾风险。
②香港保险的保费支付与赔付,大多是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而我们消费者就需要自己承担相关的风险。 ③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没有具体的要求。很多长期的保险现金价值都很低,有些前两年甚至为0,如果退保就会极大的损失。 另外国内保险的健康告知属于有限告知。 保险公司有询问到的我们是必须如实告知,而没询问到的我们是可以不告知的。而香港保险属于无限告知,小到感冒发烧都需要告知。
因为他们的广告多、代理人也多,这就导致了很多怎么做广告的、代理人少的保险公司就变成大家眼里的“小公司”了。 甚至有些代理人动不动就和客户说“小公司产品看似便宜,但是理赔起来可难了。” 其实你担心的问题,我们的《保险法》早就对理赔时效有相关的规定了。
而且还有一点,大家别忘了! 保险公司之间也会对这个理赔速度进行竞争,这样他们才有“打广告”的资本——某某某在我们公司买了保险,多少天就能理赔了。 因此无论哪家保险公司的赔付,都和它自身的品牌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保险法》规定了每家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是要2亿。 保监还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把这个最低标准进行上上调,所以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都会在10亿左右。 因此我们小伙伴眼中的“小公司”其实都是个“大块头”。 ☆当然不同的保险公司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比如像天安人寿往往重疾保障的创新比较多、百年人寿往往会刷新纯重疾保费的最低价、平安国寿这些往往网点比较多等等。 ☆还有些小伙伴喜欢去搜索一下这家保险公司怎么怎么样,或者它有什么黑幕的。 其实这个并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很多代理人为了自己方便去销售,会去“黑”其他保险公司。 所以大家就当“闹剧”来看看就好了,因为很多评论并不是那么真实,对于我们去购买保险,也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帮助 。 因为你根本没办法去识别人说的真伪,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我们从“定位→分析→搭配”入手去挑选。 因此导致理赔纠纷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如实告知。 ☆以往有部分代理人会和客户说,“理赔这些你不用担心,后面理赔我会帮你跟进服务好的”。 但很实际的,你不可能要求你的代理人在同一家保险公司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的销售部门和理赔部门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代理人说给你服务,无非就是送送资料而已。其他的话,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去影响、去干涉的。 ☆有些小伙伴还遇到过代理人说这些疾病不重要不需要告知的情况。 这个需不需要告知的考量标准,就是保险公司的健康询问是否有询问到,他们有问你就必须要如实告知。 一切和你说这不用告知,那不用告知的人,康幸君建议你还是及早把他拉黑为妙。 因为后期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时能查到我们以往的病史。(不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查得到?) 如果没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是有权利不赔钱的。所以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投保时做好“如实告知”,把未来可能遇到的纠纷火苗扑灭。 ☆需不需要体检后再去投保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体检查出来的小毛病可是有可能影响到投保的哦。(有这些小毛病?可能会影响买保险哦) 因此我们如果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先把保险投了之后,再去体检。 康幸君就遇过这样的小伙伴,给他做家庭方案的时候,身体是健康的,但是一直没有去投保。 做完方案后的第二个月,公司的体检查出一个甲状腺结节,保险公司就直接除外了。其实当时他投保后再去体检,这个甲状腺的保险责任就不用除外了。 ☆网上卖的保险靠谱吗?没“熟人”,理赔怎么处理? 网上卖的保险,其实只是保险公司的一个销售渠道。 就像我们买一台手机,可以去网上买或者去找熟人买。 后期手机出现问题了,无论我们在网上买的,还是找熟人买的,都是可以找回厂家去处理的。 因此网上的保险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找回保险公司做售后服务。 而且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理赔资料都是支持快递形式寄送,甚至有些保险公司还能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电子邮件拍照的形式提供,比“熟人”去送更加方便快捷。(听说你对网上的保险有误解,不如来看看)
但是,因为平时的体检、看医生查出了一点问题而不能投保了,或者直接除外的例子,我们遇到太多太多了。 所以大人投保必须要及时。 以上就是我们康幸保和一些小伙伴交流时,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康幸保给大家一些最诚挚的建议。 虽然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保险自媒体出现,但是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这些正确的保险观念。 毕竟我们康幸保的力量是有限的,也希望大家能把这文章转给自己的小伙伴,让大家树立正
官方微信,扫码关注,免费答疑
微信公众号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