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姜庆龙退休的第一年。除了退休工资,他的银行账户上还多了额外的4800块——17年前购买的养老险开始按年给付养老金了。
尽管服务他的营销员几个月前已经通知他可以领养老金,这笔“意外之财”还是让姜庆龙心情愉快。“虽然不是一大笔钱,但每年用来安排一次旅游也是不错的。”
这份养老险是1996年6月姜庆龙购买的“老来福”终身寿险。“那年我买保险的时候,保险还是个新生事物。”这是63岁的姜庆龙回忆当年购买保险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于1995年初正式引入代理人销售渠道,推出了第一款养老产品“老来福”。资料显示,“老来福”的设计属于一款终身寿险,投保时每年缴费一直到60岁,等到60岁退休后就可以持续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
17年前,姜庆龙46岁,当时最迫切的需求是考虑储备一笔养老资金。正巧的业务员到单位拜访,姜很痛快地签下了保单,给全家三口人各买了两份“老来福”。姜回忆说:当时对保险的宣传很多,单位的同事不少也都买了。“我和妻子的工作都比较稳定,一家人一年支出8000多块买保险,并不吃力。”
那6份“老来福”的保单被姜整理在一个透明塑料文件夹里。翻开蓝色印有“中国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保单封面,里面的保险合同和保费收据都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纸张发黄。
或许,姜庆龙的保险购买经历在如今看来并不特殊。但当时的大背景是中国1992年才首次引入保险代理人制度,将保险产品介绍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市场上也只有四家保险公司。
据服务了姜庆龙17年的营销员李家蔚回忆:“老来福”在市场上销售的那5年,从他手上买过“老来福”的有800多位客户,现在已经有100多位开始领取养老金。
根据“老来福”的合同约定,养老金会一直领取到身故,并一次性给付一定金额的身故金。“对于一般只拿2000多退休工资的人来说,这笔钱相当于增加了20%的入账,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改善退休后的生活。”姜庆龙很认可当年的购买决定。
当然,要过上有质量的退休生活,除了基本退休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还需要依靠储蓄和投资等多种理财渠道。姜庆龙不光购买了保险,还尝试过炒股、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投资黄金——除了高风险的期货投资,姜庆龙几乎试了普通人可选择的大多理财方式。
“炒了10多年股票,好的时候赚30%-40%,亏的时候也亏了那么多。可能对我来说,炒股更像是打发时间,实际收益很少。相比而言,保险产品就比较稳健。”在第一年领取养老金之后,姜庆龙在业务员的推荐下,用闲钱又购买了两份理财型保险“鸿利年年”和“鸿发年年”。 (集团公司殷洁)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