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疗保险进行改革以来有很多喜人的措施带来,比如下月起将有更多疾病和药物纳入社保报销范围,并且北京市出台新规定,压力打击违规套用社保资金的问题。
下月起,社区医疗机构将新增224种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且比目前的报销比例最高多两成—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惠民、便民的政策实施后,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就医的群众会大幅增加。
在为大医院分流解决人满为患难题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主管部门不容回避—社区用药目录扩容之后,如何避免参保人违规超量开药,怎样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也许,有市民会觉得医保基金“跟自己没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医保基金是一块“公共大蛋糕”,基金里的钱大部分都是参保人员和所在单位缴纳的,最终也是用在参保人员身上。通俗的说,医保基金就是“集众人之财,帮一人之困”。假如基金违规支出过多,甚至出现赤字的话,最终结果就是所有参保人员看病都无法报销。违规重复或超量开药、医疗机构骗保,实际上都是间接损害了所有参保人的利益,也影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所以主管部门对医保基金严格管理,就是维护了百姓的“救命钱”。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透露,下一步将出台对社区医疗机构加强医保报销监管的举措。对于参保人员倒卖药品的行为,查实后将暂停其社保卡的使用资格。同样,如果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违规超量开药,医保部门将对超出部分不予报销。
提示:北京市压力打击参保人员和单位的违规行为,使医保资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更好的为居民患病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