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80后成为社会的主体,而更多的负担也压在了他们的身上,昨天的重阳节,养老问题又一次矛头指向80后,某网站做了针对80后的“中国式养老”网络调查,2000多人参与,其中45.42%的受访者表示暂时没有能力给予父母养老费。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孝,而是生在当今社会的他们压力太大了,做为80后的小王被访问时显得很无奈。
小王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每个月2000余元的房贷差不多是他半个月的工资。去年,儿子程程出生,因为小琪上班,程程一般都是由小王父母带。17日晚10点,刚满周岁的程程开始拉肚子并哭个不停,小王的母亲一直抱着程程哄着。第二天傍晚,程程还是吵闹,小王的母亲也出现拉肚子症状,“带孩子没休息好,免疫力降低了,可能也被传染了。”当晚,夫妻俩带着母亲和程程前往医院打针。第二天,小王只好跟单位请了假。“孩子要我的父母带,他们一病就遭殃了。”
小王知道,父母用来养老的钱被他拿来买房和装修了。尽管父亲有退休金,但母亲是农村户口,没有退休金。而小琪的父母也是农村户口,这样一来,四个老人的养老费用都将压在这对小夫妻身上。小王和小琪说,他们夫妻俩要做的是,除了生活养孩子,从现在开始,就要为双方的父母储备养老金。
80后的肖丽琼和老公吴天明都是独生子女,女儿已经三岁大了,正在上幼儿园。吴天明是长沙人,父母都有退休工资,他和老婆的月收入也有一万元,除去房贷两千多,生活还算是富足。
因为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吴天明和老婆商量:是不是再要一个小孩?一方面,想再生个孩子,让孩子从小有个玩伴,互相有个照应;等孩子大了,也能减轻孩子养老负担。
不过,养孩子的经济花销也让二人纠结。养女儿三年,平均一年花销两万元左右,如果再要一个小孩,开销就是成倍的了。两人算了账,两人一年收入15万,现在每年结余5万左右。“再生一个基本上就没多少钱存了,以后等孩子上学开销就更大了。”
肖丽琼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以后她打算将父母接过来住,让他们安享晚年。如果再生一个,经济负担肯定很重,父母的养老问题恐怕会没了保障。
同时调查发现,有很多网友因受“延迟退休”或“双轨制”传闻的刺激,表示“不再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且提出要“退保”,勇敢地提出要自己存钱养老。对此,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认为,存款利率跑不过CPI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储蓄养老对大多数人来说行不通。“社会保险保障的是基本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到领取时,是要根据当时的基本生活水平来进行调整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已经连续8年进行了调整就是一例证。虽然大家对调整后的标准仍然不满意,但毕竟进行了调整。所以,合理的计划是首先要参加社会保险,这是保底的;然后有余力再买商业保险,这属于锦上添花。”唐钧说。
网金保险云南分公司培训部训练操作室主任陆云飞也表示,目前,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负担大约1/3的养老费用。所以,人们养老所需的资金并不需要纯粹靠个人通过理财“赚来”。不管如何进行养老理财,一定要缴纳社保。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但面对社会保险“广覆盖,低保障”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养老保险。
陆云飞认为,如果要想获得质量更高的养老保险保障,购买商业养老险十分必要。
专家指出,和其他投资理财工具相比,养老保险虽然回报不算太高,但总体比较稳定可靠。而且,养老保险有强制储蓄和复利滚动的功能,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计划,储备时间越久,理财效果越佳,与“养老目标”较为匹配。此外,养老保险的回报特别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规划并计算出自己需要购买的保险额度和缴费的时间,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钱了。
不过,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商业养老险产品,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阳光保险专家建议,投保商业养老保险要从定额、定型、定式三个方面去规划。
一要“定额”,即确定自己需要购买多少商业养老保险。按照国际惯例,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额应占到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40%。在有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考虑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价等因素,投保人购买20万元左右的商业养老保险比较合适。
二要“定型”,即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产品。传统型和两全型保险回报额度明确,且投入较少,比较适合工薪阶层的养老需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保险由于投入较高、风险较大,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三是“定式”,即确定养老金的领取年龄、领取方式以及领取年限。领取年龄在投保时可与保险公司约定,一般限定50岁、55岁、60岁、65岁等几个年龄段;领取方式则分一次性领、年领和月领等三种;总体而言,保险公司一般都会保证投保人领满10年或20年。
光大银行理财师表示,养老理财要把握长期性和稳健性这两个特点,只要符合这两个特点的产品都可以考虑。例如,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债就是最为稳健的养老理财方式,收益固定且安全有保障。不过,这两类产品流动性较差,国债不可提前赎回,而定存一旦提前支取,就要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
此外,银行发行的养老信托产品也成为部分老年人赚取养老金的选择。这类信托投资起点一般为50万—100万元,1年期预期平均收益在9%—10%。信托产品期限较长,到期返本,中途无需其他操作,更方便老年人。但养老信托产品收益虽高,投资门槛也高,更适合有雄厚资金的高端人士。另外,投资实物黄金是一种可抵御通货膨胀的养老方式。鉴于黄金的避险及保值功能,普通投资者可用1/4—1/3准备养老的资金购买黄金,进行长线投资。
养老不只靠保险渠道,银行理财也可养老。截至目前,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已发行29款养老理财产品。
例如,上海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分为两个系列:“慧财”人民币养老无忧和“慧财”人民币日新月溢1号—M6(养老专属),今年共发行了13款。前者向该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养老金客户投资者发行,产品均为保证收益型,期限大多为1年,资金投向债券、债券回购等低风险资产。后者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期限6个月,资金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收益率高于前者,但风险也较高。
招商银行今年4月针对高端客户发售了一款“岁月流金之金颐养老1号”理财计划,将“养老”的概念进一步注入银行理财产品。此后,华夏银行也于6月推出“华夏理财增盈增强型1188号理财产品(老年客户专属产品)”,成为第三家涉足这一领域的商业银行,至今共发行8款。这8款养老产品期限较短,均在4个月左右,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所投资产中配置了票据资产以保证产品收益率稳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述养老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4%-5%,较普通理财产品略高。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说,目前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多数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等低风险资产,符合养老产品“安全”的概念,预期收益率也比普通债券类理财产品更有吸引力。但目前银行发行的养老产品期限普遍偏短,到期后需要老年人主动申购下期产品,操作繁琐且难以达到长期理财的目的。
理财专家指出,与普通理财不同,养老理财应该降低流动性要求,通过长期、稳健的理财来跑赢通胀,保障退休之后的开支。根据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养老理念,养老理财应该做到长期限和低门槛,而目前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基本还只是几个月期限的产品,而且还根据投资资金量大小区分收益。所以“养老”这一称呼还是有些水分。
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从20世纪50年代的平均40岁到目前的73岁;未来20年,将接近80岁;到2050年更有希望达到85岁。活得越久,养老生活的花费自然越高。以60岁退休计算,如果活到80岁,按照目前养老机构3000元每月的费用计算,至少需要72万元,如果考虑通胀、寿命延长和医疗开支等,总养老费用会超过100万元。
虽然今年下半年物价逐步回落,但以1997-2010年间的平均通胀率为基础,可以估计未来年均通胀率在3%-4%左右。换言之,现在可以花100元买到的东西,在二三十年后可能就要花上三四倍的价钱。这使得通胀成了养老储备不得不应对的难题,因为现在存再多的钱,将来都可能不值钱。
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形象地说,90后退休时,10人中可能有4人是老年人,他们的后代未必有能力养得起这么多老人。
社保养老金是一份退休福利,退休后收入与工作时收入的比值即为养老金替代率。我国目前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目标是54%,这意味着退休后的收入只有在职时的一半左右。为了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个人还需另行储备退休金。
1. 互助养老: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在德国,就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
2. 以房养老: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
3. 旅游养老:退休后,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在国外,一些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使老人免除游玩中的后顾之忧。
4. 候鸟式养老: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州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5. 乡村田园养老:在国外,一些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其优势在于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等。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