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劳动保障网发布消息:全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实现并轨。这标志着苏州市社保建设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2012年11月国家人社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下简称“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暂行办法提出,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缴费年限也将明确换算办法。苏州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至2011年底,苏州新农保转城保还剩12.9万人,目前这部分人已全部进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苏州本地居民城乡衔接转换目前已基本完成。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全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典型示范区,苏州于2008年起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2003年起,苏州在全国率先探索新农保,正式建立并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03年当年为91.5万人,2007年高峰时达到182万人。至去年底,苏州新农保转城保还剩12.9万人,目前这部分人已全部进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暂行办法规定,对于我国现行的三类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其中主要包括三种情况,即职保转为新农保或城居保;新农保或城居保转为职保;新农保和城居保互转。记者了解到,在国家出台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后,为与国家政策进行对接,苏州按规定将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二为一,于2010年末出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
苏州劳动保障网统计称,从今年1月1日起,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实现并轨。加上此前已经完成的城乡“低保”并轨,苏州提前1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三大并轨”。
此举标志着苏州已在江苏全省率先建成一个覆盖全民、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也意味着300多万苏州农民在社保制度上真正开始享受“市民待遇”。
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从以前的220元“养老金”变成了650元“退休金”。
“我们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领退休工资,而且一下子涨了两倍。”吴江市震泽镇齐心村村民宋水娥在一次性补缴2万多元后,把自己的“农村养老保险”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根据苏州的“并轨”设计,以后随着每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的调整,她的养老金还会逐年增加。
“以前城里搞的是‘城保’,农村搞的是‘农保’,两个系统并不对接,农民的社会保障比城里差得太远,并轨就是要让这两个系统在制度设计上实现对接。”苏州市人社局长王庆华介绍,这个事情做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破题了。
2011年初,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三年内实现“三大并轨”。随后相继推出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苏州也由此跻身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典型示范区”。
今年1月,苏州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郑重承诺,年内“推进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并轨”。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城乡社保并轨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建设现代化的奠基工程。我们宁可少上项目,也要拿出足够的财政资金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只有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好,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更有利于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苏州劳动保障网介绍,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可以肯定地说,为全市农民办理社保“并轨”,苏州市县(区)两级财政在最近3年内至少先后拿出了上百亿元。
日前,国家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专家组前来调研,对苏州社会保障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苏州已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并轨,特别是医疗保险待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