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天茂集团持股20%的天平车险和安盛集团达成协议。安盛集团将购买天平车险50%的股权。天平车险摇身一变,从此“民营”翻牌成“合资”。这也是国内财险行业首例“中资”转“合资”。
过程是曲折的
虽然从传出“绯闻”到交易签署,只不过短短数月时间,但这笔收购及合并案的背后,却颇为复杂和曲折。
根据协议,此次收购及合并案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安盛从天平车险现有股东手中买入24.4%的股份,交易对价为人民币19亿元;第二步,安盛通过对天平车险增资扩股(约20亿元人民币),来进一步将股权比例增至50%;最后一步,安盛目前在中国的财险公司丰泰保险将被并入“改头换面”后的天平车险。
事实上,协议达成之前还有一个关键步骤:丰泰保险必须完成“分改子”,即分公司改制成为子公司。这是因为,只有子公司才具备法人资格,而这恰恰是合并的一个先决条件。据知情人士透露称,丰泰保险已于本周拿到了保监会下发的“分改子”批文。
从主客观原因来看,丰泰与天平的合并,并不难理解。一来,客观上存在政策障碍,保监会明文规定,同一股东不能同时控股两家同类型的保险公司;二来,主观上可避免同业竞争,丰泰与天平,虽然前者专注非车险,后者专注车险,但随着交强险向外资放开,如果不合并,将来难免会出现“同室操戈”的局面。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个由安盛及天平的代表组成的综合性团队将会马上组建。该团队将会对这家重组的合资公司设计新的结构和商业模式。“安盛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个月开始整合业务,但这还有待于监管部门对这笔交易的审核进程。”
结果是双赢的
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自进入中国以来,安盛为大力发展在华业务,为寻觅收购对象花费数年时间。入驻天平车险让安盛得以进军国内保险直销渠道,同时市场版图瞬间由上海一个城市扩大至18个省市。
而对于天平车险而言,安盛的注资及人才和经验的输入,将为其未来扩张提供资金保障,更使其告别在车险上的“小打小闹”,从而进军更辽阔、更专业的商业险、健康险及非车险业务。
在成立第四年(2007年)后,天平车险便一直盈利至今。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天平车险实现净利润1.52亿元,早已具备IPO的盈利指标。有消息称,在引入安盛这个战略投资者后,天平车险的目标将直指IPO。
此项交易是国内保险业第二例合并案,也是财险公司“中资转合资”的首例。对于安盛而言,控股天平车险或许只是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对于未来的收购计划,以收购见长的安盛在回复本报记者称,将继续探索有吸引力的收购机会,“因为机会总是不时出现”。
让价格9.25元/股,远高于天平保险2012年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2.56元/股,对应市净率为3.6。据统计,沪深两市4家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的市净率仅在1.86-2.2之间。
天茂集团此次出售天平车险的股权获利颇丰。截至2013年3月31日,公司对天平保险的长期股份投资账面的每股成本为3.089元,出售4771.58万股天平保险股权的账面价值为1.47亿元,按9.25元/股出售天平保险股权总价格为4.41亿元,公司预计可实现投资收益约2.93亿元。去年全年,公司实现净利1182.49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亏损9945.96万元。
除天茂集团拟转让天平车险股份,天平保险其他股东也拟转让部分股份。其中,上海日兴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拟转让1672.8万股;上海浦育海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1.26亿股;上海中之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转让1644.8万股,合计共向安盛集团转让2.06亿股。股份转让及吸收合并事项完成后,安盛集团将持有天平保险50%的股权。
法国安盛集团成立于1816年,是全球领先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在57个国家运营拥有16万员工和1.02亿客户,为Euronext上市的公司。2012年总收入为901亿欧元,净利润达43亿欧元。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