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保险业运行“周纪要”

loadingloading
[提要]保险业“开门红”承压,1月9日,独家获悉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首周,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普遍呈现负增长态势,负增长区间多为15%-20%,甚至负增长30%、50%亦有出现

  保险业“开门红”承压,1月9日,独家获悉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首周,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普遍呈现负增长态势,负增长区间多为15%-20%,甚至负增长30%、50%亦有出现。并且,期交保费同样不甚理想,与以往“开门红”涨声一片的景象大为不同。

  究其原因,安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指出,“一方面,《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下称”134号文“)等政策文件落地使得快返型保险产品消失;第二方面,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削弱了保险产品的吸引力;第三方面,货币政策收紧挤压了保险市场的需求。”

  三重诱因

  从影响因素看,已经正式实行的134号文首当其冲。134号文要求,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两类,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受此影响,以往快速返还年金附加万能账户的搭配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五年后开始返还的分红年金与万能账户的双主险产品组合。

  另一家保险公司精算师表示,“既有134号文影响,也有外部金融市场的产品收益高,保险产品相比之下收益低,所以吸引力下降。另有内部营销人员增长瓶颈的因素。”

  此外,媒体人采访了多位保险消费者,发现保险业长期以来的销售误导问题影响了保险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相信而又不敢全信,对营销员存有戒心;一些保险消费者没有完全认识到保险的保障功能,对通货膨胀有担忧,青睐期限短、收益高的理财产品。

  对此,赵湘怀指出,预计2018年保险业“开门红”同比下降约30%,主要原因在于快返型保险产品的消失以及大额保单减少,带来人均产能中件均保费的下降。

  由此产生的影响应该辩证看待。其中,负面影响有之。例如,寿险业保费收入在全年占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开门红”大幅下滑,对全年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增长均有负面影响。


  倒逼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赵湘怀认为,营销员收入与人均产能呈正相关。如中国平安2017年上半年人均产能增长18%,同时营销员人均收入增长14%。如果人均产能大幅下滑,则营销员收入下滑,进而导致营销员脱落率提升,留存率下降。

  而这也有可能倒逼保险业进行转型升级。赵湘怀表示,从短期看,保险公司将采取新产品投放来改善业务情况。从长期看,寿险业近八年来经历了银保、个险此消彼长,营销员规模高速增长的过程,预计未来营销员规模增速将趋缓,进而营销员举绩率、人均产能将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这从资本市场对上市保险公司反应或可窥一二。

  截至1月9日收盘,中国平安(601318)报收71.87元/股,涨幅2.66%;中国人寿(601628)30.25元/股,涨幅2.02%;新华保险(601336)64.48元/股,涨幅1.21%;中国太保(601601)38.93元/股,涨幅0.21%。

  此前不久,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曾表示,寿险业未来有望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转变发展方式——由趸交推动转向续期拉动;二是转变增长动力——由理财型为主转向以养老、健康产品为主; 三是转变竞争格局——由大公司市场份额逐年递减转向重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保监会一系列人身险新规具有巨大的推动效应,短期、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受限,相应保险公司业务下滑,预计2018年保险业‘ 开门红 ’呈现负增长态势,全年形势亦不容乐观。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