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针对威海市区道路夜间超速行驶现象,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市道路条件较好,晚间路面通行的车辆和行人少,很多驾驶人“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车速,夜间超速现象比较严重。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夜间超速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由于夜晚光线较暗,视线不良,驾驶人难以像白天那样提前发现前方道路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而极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下一步,交警部门将进一步规范限速标志、标线设置,对夜间超速现象比较严重的路段进行实地调研,适当增加和调整限速警示标志;另外,利用移动测速仪进行夜间超速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路段、时段、车型进行重点管控。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人,夜间视线不佳,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请放慢车速,谨慎驾驶。
高速行驶影响驾驶员的视觉
车辆在行驶中,驾驶员的视野、动视力、周边视力都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据一份测试结果表明,时速40公里时,驾驶员可以观察到90度至100度(视野度)范围内的物体;时速为105公里时,就只能观察到40度内的物体了。时速为40公里时,一般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00米以内的物体;时速为100公里时,就只能看清160米以内的物体了。超速行驶,使驾驶员视野变窄,视力减弱,对前方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及时、准确、妥善地进行处置,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超速行驶会造成心理紧张 措施失当
驾驶人在高速行驶中,如果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心理就会极度紧张,判断力下降,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高速行驶使制动距离延长
车辆的制动距离与车速成正比。由于惯性作用,车速越快,制动距离越长,制动非安全期越长。据测试,在同等条件下,时速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时,同在物体25米处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制动安全期前者为21.6米,后者为39.1米。也就是说,前者距物体21.6米以外是安全的,后者距物体39.1米以外才是安全的。而制动非安全期越长,也就意味着事故发生的机率越大。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