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作为新型的养老保险产品与发展模式,正在接受尝试工作的推展。据目前情况统计,预计2013年2月将取得很大的进展。
2012年4月16日,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下半年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望取得突破。
报告指出,从监管层面上看,在2012年初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提出了2012年保险监管工作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问题;二是建立健全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三是推进农业保险、巨灾保险、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发展。 对2012年实际监管工作的跟踪来看,上半年保监会主抓了寿险销售误导和车险理赔难问题;展望下半年,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望取得突破。
报告认为,之所以有望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人口老龄化是驱动年金产品发展的核心动力。成熟市场的经验数据表明,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接近10%的时候,正是年金市场需求旺盛、政府鼓励年金大力发展的有利时机,年金保费将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当前中国寿险业适逢大力发展年金产品的有利时机。中国目前已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财税政策的逐步宽松,延税型年金产品开始试点实施的概率在明年大大增强,并有望夯实寿险保费中长期持续较高增长的基础。
中金称,宏观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将有利于保险行业发展。而当前负面因素的风险已经释放得较为充分,寿险股估值继续下行空间不大。
从2月下旬至一季度末,保险股价先于沪深指数大幅回调,幅度达到15%-20%左右。中金公司认为,这反映了多方面负面因素影响:一是寿险保费增速依然乏力,一季度开门红增速低于预期;二是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业绩低于预期;三是从紧的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但此后空方题材逐步出尽,保险股到二季度后半段将有望迎来趋势性拐点机会。
由于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通胀压力显著缓解,根据中金的宏观预测,未来两个季度,宏观政策将向“稳增长”和“调结构”倾斜,总量逆周期操作引导增长软着陆。货币环境适度放松仍然可期,全年货币政策将实现总量放松。流动性放松以及替代性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将有利于寿险产品的销售,促进保费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
日前出版的保险业首本蓝皮书《中国保险业竞争力报告(2012-2013)――转型的艰难起步》提出,我国实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可促进个人合理安排养老计划。近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多次表示,要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开发和上海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尽早将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
在《证券日报》对2013年保险业所做的八点推想中,“延税型养老险出炉”位居首位。毫无疑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渐行渐近。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商业养老保险的一种,指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在一定比例之内,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将来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补缴个人所得税,这有别于目前个人收入纳税后才交纳保险金的做法。
沈阳某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举例说,按照个税起征点3500元、五险一金1900元估算,月收入10000元的消费者,每月应缴个税为(应发工资-五险一金-起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0000-1900-3500)×20%-555=365(元)。如果实行个税递延养老政策,每月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上限为700元,则月入10000元的应纳税额变为10000-3500-1900-700=3900元,每月应缴个税为3900×10%-105=285元。也就是说每月可以避税365-285=80元,一年可避税960元。
同时,所缴的700元养老保险金将进入个人账户进行管理,等到退休时,根据当时的收入情况和当时的税率以及税收起征点情况再确定需要缴多少所得税。一般来讲,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就更轻了。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的推出主要还得看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日前表示,目前个人寿险发展是短板,如果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明年能够顺利推出,那养老保险市场将会倍受关注。
某险企知情人士透露,各公司产品及营销的准备其实早就完成,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望明年春节前后启动。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