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吃槟榔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国家卫健委1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中,并且将槟榔列入推荐药方中
辟谣:
药用槟榔和平时吃的槟榔还不是一回事。
01原料部位不同;
药用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集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其果皮可另做药材
食用槟榔选用部位不一,如印度以食用成熟的种子为主;中国的台湾和海南食用新鲜的果壳、种子为主,湖南则食用干槟榔的果壳。
02加工炮制方法不同
食用槟榔,也叫“槟榔咀嚼块”,一般是由槟榔(果核或果壳)、烟草、槟榔叶、蒌叶、花序和熟石灰(氢氧化钙)以及一些特殊的调味剂等组成,这些辅料或调味剂部分本身有毒性及致癌性,促使病变。
药用槟榔为干燥成熟种子,而今沿用的有净制、切制和炒制方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槟榔片、炒槟榔和焦槟榔三种炮制规格。炮制后可缓和药性,减少药品活性成分而减毒(毒性成分亦是活性成分),免于耗伤正气,减轻或祛除服药后恶心、腹泻、腹痛等副作用。
03食用方式不同
多数媒体报道时都突出了“槟榔致癌”,却淡化了引起槟榔致癌的主要原因是“咀嚼”这一关键性因素。反复咀嚼的动作对口腔粘膜的反复摩擦、刺激,即槟榔果壳本身的粗纤维以及坚硬的果壳,和不同的辅料对口腔粘膜造成的机械刺激。
而药用槟榔多作饮片煎煮成汤剂口服,或者制成中成药,不会长期刺激口腔粘膜。
04安全保障不同
长期咀嚼槟榔就相当于超剂量用药,难免有毒副作用。
所以吃槟榔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没有看到任何科学证据显示槟榔能够预防或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此外,在是为组织的致癌物名单中,槟榔被分为1类致癌物。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