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解读落地政策,掌握医疗保险报销和统筹账户新变化

loadingloading
[提要]近日,有两项医保新政落地和拟落地。①国家医保局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rdq

近日,有两项医保新政落地和拟落地。

  ①国家医保局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8类药品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②正在征求意见《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公众可在9月6日前提出意见。

两个政策直接关系到医保报销和资金使用的问题。

一、医保新政落地

在《办法》中,滋补品、预防性疫苗等明确不纳入医保。以上所说的8类药物,其实原本也没有纳入现行的医保目录当中去。《办法》总共提到的说法是对既定方案的再次明确规范,并对部分地方自主纳入的行为予以更正。

疫苗部分解疑:

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目录,不意味着现有的免费接种疫苗都需要自费。免费接种疫苗主要是免疫性疫苗,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等。这部分资金主要来自公共卫生经费,它与医疗保险基金完全不是同一个资金池。

点评:

总体来看,落地的新政和规范化其实是向好的,有利于医保基金更安全、更合理的使用。

二、医保拟推“意见”可能带来哪些变化?

在医保拟推新政中,门诊费用也可以报销,但单位缴费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具体有3项核心举措:

1、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医保个人账户

现在:「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是:个人缴费部分:工资×2%;单位缴费部分:工资×6%×30%注:各地区的工资缴费基数上限不同。剩余的单位缴费部分进入「医保统筹账户」,也就是工资×6%×70%。改革后,个人和单位的缴费数额不变,但是单位缴的钱全部进入统筹账户。

在调整医保统筹账户结构后,减少划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将用于——门诊保障改革(第二项)。

2、门诊可报销,报销比例50%起

目前,门诊能报销的只有癌症的放化疗、尿毒症肾透析等,其它普通的门诊医疗是不报销的。

改革后,将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报销比例50%起步,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负担重的慢性病,及日间手术等将纳入保障。

3、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

具体涉及到医保个人账户的3个变化点:

  ①现在,个人账户的资金是基本医保的一部分,执行基本医保基金的规定。在使用中,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改革后,个人账户将扩大到可以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的费用。

  ②现在,个人账户只能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改革后将扩大到可支付在药店购买药品、医疗耗材、小型医疗器械费用。

  ③同时,改革后,个人账户将探索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个人缴费。

  新政解疑:这3个变化对于我们医保个人账户的灵活使用是非常有利的。按照现有的政策,我们使用医保卡买药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是用自己个人账户的钱给父母买点糖尿病药、心脑血管病药,或者恶性肿瘤的药,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本人商业保险的购买,大部分保险公司甚至会直接拒保。

  根据这次的《意见》,未来如果为直系亲属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相应的商业保险投保政策或许会变得宽松。

三、小结

虽然第二部分的政策还在征求意见中,我们的医保确实正变得越来越完善,政策也越来越利民和实在。当然,医保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报销有上限,一些费用必须自费,某些药物没有列入医保范围,比如价格高昂的癌症特效药。医保毕竟是社会福利性质的保险,对于医保没有报销的住院医疗费用,开心保建议您,搭配商业保险中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才能更好的弥补医保的缺陷。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