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银行代售的贷款人意外险,保额10万元,一年的保费要500+。
贷款人呢,也没觉得贵,500块钱保10万,杠杆是200倍,挺划得来的。
再比如,买机票时可选的一份航空意外险,保额300万元,保费30元,保障期限也就坐飞机过程中的那短短两小时,下了飞机就失效了。
实际上,你打开某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同样的300万保额航意险,它居然只需要24元,保的还是整整一年!
其实呢,有部分是到了保险公司手里没错,但很多时候,是进了渠道的口袋中,比如银行。
没办法,毕竟人家财大气粗,掌握了客户资源,想跟人家合作,你就得表示点诚意。
毫无疑问,最终导致的,就是c端的客户,多花了冤枉钱。
整合了之前的监管规定和通知,在2021年10月13日,发布了《意外险监管办法》。
简单来说,每100块钱,至少有50块钱是用来赔付。
比如第二条,不得在非保险类商品活服务上向不特定公众捆绑销售意外险。
在贷款过程中,就常常出现强制搭售意外险的现象,也该终止了。
监管也给保险公司留了整改期限——2022年6月30日。
新规一经发布,意外险市场怕是不安静了,要开始内卷了,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是线下,还是互联网(互联网保险本来就够卷了)。
保险公司之间卷的越厉害,竞争越激励,对消费者就越是好事。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