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深度评测的正确姿势之轻疾评测(一)
老荆笔记
1586417941
本来实在不想写这样的文章,但很多保险从业人员吃相实在太难看,写出一些诋毁诟病平安的文章十分可笑,十分滑稽,加上太多的朋友咨询我,那我就多劳永逸,从条款细节的角度分不同章节分享给大家,平安的产品到底怎么样?它的重疾方案(或产品)跟其他公司到底有什么区别?而且某些其他公司的从业者及某些保险经纪公司的同业人员,拿价格这个点来抨击平安,打出所谓「物美价廉」、所谓「性价比」的牌,我只能用「呵呵」来表达的我的想法。 其实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所谓的「物美价廉」,因为压根就没有「无缘无故的贵」和「无缘无故的便宜」!价格与价值,永远成正比!
只要平安的保障型产品出新或更新,就有一帮保险经纪的同业打着「对比」的旗号,抨击、诟病、诋毁平安的产品,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平安的产品方案有如此之高的热情和执念?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服务好客户身上?总之,平安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比我们平安人还要「激动」还要「热情」!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他们的目的,这个行业,如果不跟平安比,他们就没法卖自家产品,并且他们依然站在产品推销的角度,去比较具体的某个产品,而客户的全面保障并不是一个单一产品就可以覆盖的!客户需要的是全面、完整、专业的保障方案!所以,他们忽略了客户真正的保障需求!
就算单纯的产品对比,他们的做法既不高级也不专业,通常他们会像下图一样拉一个表格以看似「专业」的姿态帮你对比产品,但作为业内人士我可以告诉各位非业内人士的小伙伴,你在保险行业干3个月,你就能画出这种表,这种表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他们会特意放大自己的噱头,故意贬低其他同业的产品,达到他们的推销目的,而且他们恰恰忽略了保险合同的本质——条款!因为,销售噱头再大,未来真正发生风险时,能不能顺利赔付也需要条款里的文字说话!
常见所谓保险产品评测
接下来,老荆就从重疾险保障范围的几大板块中比较重要的一些条款细节点,分别跟大家分享一下,单单就重疾险产品这块,平安的产品究竟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多年,平安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
不过分享前跟大家强调一下,全方位专业的保障,并不是靠某个产品能够完成的,并且不同产品匹配也是不同的用户群体;另外,本文所罗列的所有条款,除了平安的之外的其他条款所属公司,老荆本着尊重同业的态度,也均不会透露,也请同业不要对号入座,那么我们就从「轻疾」开始说起吧。
评测一:恶性肿瘤相关轻疾
轻疾,也就是我们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中所说的「轻度重疾」,它的理赔门槛原则上比重疾的理赔门槛要低,赔付难度比重疾要低,但赔付金额,通常为重疾基本保额的20%,通常情况下有多次赔付,但有个要求,每次赔付的必须是不同种类的轻疾;
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癌症」,是各家公司理赔年报中,理赔最多的、理赔概率最大病种;我们普通老百姓们,也是“谈癌色变”,所以恶性肿瘤所对应的轻疾,当然也是发病概率最高的轻疾病种,针对这类高发问题,平安与其他公司的做法截然不同,其他公司的恶性肿瘤轻症,又称为“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或“未危及生命的(极早期的)恶性病变”,定义如下: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而平安的产品,对于恶性肿瘤的相关轻疾定义是这样的:
平安的条款截图
其中,「原位癌」的部分,各家都需要的是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但所谓「高性价比」的条款,同时提出了有治疗行为的要求,而平安的定义不同的之处在于,有病理检查结果即可申请理赔,较其他公司的要求更加提前,可以让被保险人更早拿到理赔款;
同时,前文提到过,轻疾赔付的要求是不同种类的轻疾方能多次赔付,所以平安对于恶性肿瘤的相关轻疾定义,是将其拆分成三部分内容;
试想如果一位患者已经确诊了原位癌,那么他已经是一位有癌症体征的人了,未来会很有可能发生其他早期恶性病变或皮肤癌,在平安的条款框架下,他拿到原位癌的轻疾理赔款后,未来如果又发生了其他的早期恶性病变,他还可以拿到第二笔轻疾赔款;
并且在平安的条款框架下,不仅可以拿到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多次轻疾理赔,他的重疾保额和身故保额还会永久性额外增长两次,每次轻疾理赔可以增长20%重疾和身故金的保额;
而所谓「高性价比」条款,对所有恶性肿瘤相关的轻疾只有仅仅一次的理赔机会,也不会增长重疾和身故金的保额;
评测二:神经系统相关的轻疾
「轻度颅脑手术」
神经系统相关轻疾,主要跟大脑相关,良心一些的公司会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病种——「轻度颅脑手术」,有些公司也称之为「微创颅脑手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确实有些公司是没有这个病种条款的;
这个病种对应的重大疾病的病种是「开颅手术」(未来的篇章中,我们在重疾评测中会涉及到),「开颅手术」主要解决有意外重创、意外头部摔伤、意外撞击、甚至意外车祸导致的头部损伤或者脑部疾病导致的一项手术,主要目的是为了清除颅腔内的淤血、积液,释放颅压;而「轻度颅脑手术」不需要开颅,通常以钻孔的方式或从鼻蝶窦进入颅骨进行手术,创口小,康复期短,手术效果佳;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公司之间的条款区别: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可以看得出,这两家「高性价比」公司的条款,都对因外伤而实施的脑外科手术做了除外条件,而这类手术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意外的外伤导致,再来看下面的这个条款: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除了对外伤导致手术不做理赔之外,还对脑部相关的其他问题做了合并,也就是说,针对枚举的这几项脑部相关问题,赔付其中一项后,其他各项均不能赔付,而轻疾的多次赔付功能在这几项问题中,均发挥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这个条款比前两家条款更加严格;
再来看一下平安对于这项病种的条款要求:
平安的条款截图
平安的条款,不论是由于意外外伤,还是疾病导致的微创颅脑手术,都是可以赔付的,仅仅多了“或意外”三个字,理赔空间的宽度和理赔难度大幅度下降。其次,不会与其他脑部相关的轻疾病种互斥,在平安的条款中「轻度颅脑手术」,「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植入大脑内分流器」、「轻度脑损伤」都是可以独立赔付的,如果发生脑部其他轻疾,平安不仅可以第二次理赔,而且每次轻疾的赔付的同时,还会永久为重疾保额及身故保额额外增加20%额度。
「中度昏迷」
造成一个人失去意识产生昏迷的情况有很多种,例如意外车祸造成脑部重创导致蛛网膜下出血,或由于疾病的问题导致昏迷,如脑膜炎、脑梗死等;重大疾病条款中有一项病种叫「深度昏迷」,「深度昏迷」的要求是患者持续使用呼吸机或其他生命维持系统96小时以上,而「中度昏迷」的理赔门槛原则上要低于「深度昏迷」,针对中度昏迷的条款各家公司也不尽相同:
某司的条款截图
某公司的中度昏迷,要求维持48小时以上未超过96小时,但却要求必须在开始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生命维持系统超过96小时候才可以申请理赔,那么这项所谓「中度昏迷」条款的意义何在?与重疾有什么区别?百思不得其解;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另外,上图这项轻度重疾对昏迷的要求更高,虽然属于轻度重疾,但从病种名称上已经比「中度昏迷」更严重了——「深度昏迷72小时」,这项轻疾要求持续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生命维持系统达72小时;
接下来,看一下平安的条款中「中度昏迷」的定义:
平安的条款截图
平安的「中度昏迷」条款要求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生命维持系统48小时以上即可,并没有上述2家所谓「高性价比」条款中那么高的门槛,平安的条款从时间的维度,更容易理赔;
评测三:心血管相关的轻疾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2007年保监会统一了大陆所有保险公司的常见重大疾病定义,其中六大核心重疾中有一项病种叫「冠状动脉搭桥术」,它主要应对的问题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冠心病问题,再严重点就是心肌梗死的问题;「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项需要开胸的手术,整个手术创口比较大,需要切开胸口肋骨,手术时心脏需要停跳,全身血液用机器做体外循环,将搭桥血管接好后,电击心脏复跳,然后再做创口缝合,术后康复周期长,创口较大,病患较为痛苦。
而轻疾种的「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项不需要开胸的手术,只需要在肋骨之间打几个洞,心脏也无需停跳,通过监控设备即可完成冠状动脉的搭桥,这个手术创口小,术后易康复,病患痛苦大幅度降低。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搭桥手术呢?急性心梗的病患,或者患有严重冠心病的病患,如果曾经做过心脏支架(也就是曾经做过冠状动脉介入术),但发生了再次栓塞,或者被评估不适合做支架手术只能做搭桥,这类患者可以采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这项轻疾的条款定义:
某「高性价比」的条款截图
某司的条款截图
上面两种「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定义,不论是三项心脏相关的轻疾仅赔付其中一项轻疾,还是四项心脏相关的轻疾仅赔付其中一项,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都对「冠状动脉介入术」这项轻疾做了互斥赔付,也就是说,如果之前赔付过「冠状动脉介入术」,那么「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将无法赔付;
前文我们说过,如果患者曾经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但发生了二次冠状动脉堵塞,是可以采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再次治疗的,但是上述两项条款的定义,只能赔付一次轻疾,无法发挥轻疾多次赔付的功能,那么就算这款重疾产品可以赔6次轻疾、赔8次轻疾,也很难赔付到,因为他们对轻疾病种的定义做了合并(或者说理赔互斥项)很难针对复发问题再次赔付!
接下来看一下平安的产品对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定义:
平安的条款截图
平安的「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并没有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互斥,因此对于这两类手术,平安可以进行二次赔付,并且可以为重疾保额及身故保额永久增加20%的保额。
暂时告一段落
保险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商品,它是一套复杂的、具备法律属性的、用来防范风险的金融工具,是一套繁琐的系统,所以他没有办法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去比较所谓的「性能」和所谓的「性价比」,它的价格制定,遵循的精算师的计算逻辑,条款细节中的每一个字,对重疾险的定价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无数的条款细节差异,决定了重疾险保险的价格;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到底你要买白纸黑字确定的保障,还是要买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
所以不要被很多文章中宣导产品噱头所吸引,病种多、赔付的次数多也并不代表产品一定好,具体还是要看条款的定义,因此,把所谓「性价比、物美价廉」用在保险这种系统上,是不可行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
在《重疾险深度评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结束之前,再次提醒各位消费者和我们的同业从业人员,完整的保障并不是靠单一的产品可以解决的问题,是靠完整产品保障方案才可以解决的。找对专业的人,至关重要!
下一个篇章,我们将继续针对重疾条款中的轻疾进行评测,主要从「器官功能受损」方面着手,下期见。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老荆笔记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