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只有两项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这是很多人对于保险的刻板印象——卖保险时说的天花乱坠,理赔时一毛不拔。但是,看了很多关于保险的判决书后,小编发现,在保险理赔官司中,尤其是两年不可抗辩官司中,法院明显偏向于消费者,而保险公司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两个“两年不可抗辩”的案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什么是两年不可抗辩?
保险公司地位很弱势
如实告知依旧很重要
1、什么是两年不可抗辩?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两年不可抗辩”只适用于长期险,一年期的医疗险、意外险等产品,因为缺乏“合同成立满两年”的必要基础,并不适用这一条款。
那两年不可抗辩究竟是什么呢?
《保险法》的条款:
第十六条 【如实告知义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简单来说,只要保险合同成立超过两年,即使客户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也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
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大保护。在《保险法》还没有“两年不可抗辩”的年代,确实有些保险公司,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把已经长期缴费的客户拒赔了,导致了消费者对于保险行业的不信任。
不过现在情况反过来了。从查阅到的法院判例来看,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天秤已经极度倾斜,保险公司反而成了弱势群体。
2、保险公司地位很弱势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案例体会一下,保险公司在“两年不可抗辩”官司中究竟有多弱势。
案例1:(2017)内7101民初第208号
2013年1月,李某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疾险。2016年8月,也就是3年半后,李某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医,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然后李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李某在投保前(2012年8月)曾患有贲门损伤伴消化道大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但李某在投保时,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遂做出拒赔的决定,并宣布解除合同。李某不服,便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这是一个典型的带病投保案例,但法院最终还是判赔了。
述判决的重点是:李某的合同已经成立了三年零七个月,超过了2年,保险公司不能解除合同,需要承担赔偿义务。
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不是什么小病,投保重疾险肯定是过不了的。这个案件,即使法院判保险公司不赔,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法院还是以“两年不可抗辩”为由,判保险公司赔偿,这很明显是偏向消费者的。
案例2:(2016)苏12民终2472号
2012年6月,陶某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保额30万,保障期限终身。在2013年、2014年两年间多次住院,被确诊为尿毒症、肾功能不全CKD5期。然后在2014年9月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此时已过2年)。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陶某曾在投保前(2011年9月)住院治疗,被诊断为肾功能不全CKD4期,但其投保时未如实告知,遂做出拒赔决定,并宣布解除合同。
一审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败诉,但二审法院推翻了一审的判决,支持保险公司胜诉。
二审法院认为,保险合同明确约定只有“初次发生并经专科医生明确诊断患本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才给付保险金,而陶某在2011年就已经确诊了肾功能不全CKD4期,且与后期尿毒症、CKD5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不属于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不应对此承担保险责任。
这个案例不赔,没什么可说的,一审法院对于事实认定不清,二审法院予以纠正。
首先,陶某在投保前已经患有肾功能不全CKD4期,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发展成尿毒症几乎是必然,所以法院认为这并非是“初次发生”,不符合保险合同约定。
其次,陶某在投保后两年内多次住院,且已经被诊断为尿毒症,但是故意拖到两年后才理赔,恶意程度也很明显。
但二审法院同时指出,保险公司提出解除合同时,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两年时间,保险合同继续有效。也就是说,未来再患其它重疾,还是有可能赔付的。
这真的是很偏向消费者了,如果是香港保险,分分钟拒赔加解除合同,绝对没商量。
案例中,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孩子投保了重疾险,孩子在两年后确诊为白血病,保险公司便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赔付并解除合同。随后投保人向香港监管部门投诉,也没有被受理,保险金一分都没拿到。
对比案例2的判决,肾功能不全CKD4期这种严重的疾病,因为过了2年,都不解除合同,对消费者真的是太宽容了。
3、切不可以身试法
从文中的两个案子可以看出,我国大陆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很偏向消费者。有法院撑腰,理赔这件事,大家是不是更有底气了呢?
上面的案例只能作为参考。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之前的法院判决,并不会作为后来法院判决的依据。同样的情况,即使别人赔了,你也有可能不赔,所以切不可以身试法,带病投保。
了解更多理赔新闻资讯,欢迎评论下方留言,也可以关注“保优赔”微信公众号~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